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关键的词是“逆周期调节”和“稳定总需求”。这说明宏观调控的重心已经从之前两年的供给侧、调结构转向了需求侧、逆周期。这在会议通稿五个部分——当前形势判断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三大攻坚战、宏观调控(包括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)、下一年工作重点——之中均有体现。
第一,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,对内是“经济运行稳中有变,变中有忧,外部环境严峻复杂,经济面临下行压力。”对外则是“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。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” 应该说是实事求是的,与市场的理解与期待也较为一致。
第二,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去年讲要重点在“破”、“立”、“降”三个字上下功夫;今年讲要在“巩固、增强、提升、畅通”八个字上下功夫:巩固的是“三去一降一补”成果,增强的是微观主体活力,提升的是产业链水平,畅通的是国民经济循环。
第三,对于三大攻坚战,关键在于两点。一是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,结构性去杠杆要预防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;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做到坚定、可控、有序、适度;两项要求都趋于温和。污染防治上,强调要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。要增强服务意识,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。这也是吸取了今年以来的教训。
第四,宏观调控,强调五个方面,第一就是前面讲的调控重心已经从之前两年的调结构、供给侧转向了逆周期、总需求。第二点是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,更大规模减税降费,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。第三是货币政策松紧适度(去年则是保持中性,管住货币供给总阀门)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。第四是金融体系改革层面,提高直接融资比重,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。第五是未提汇率,可能原因一是相对稳定,二是注重内部。
第五,重点工作从去年的8项调整为今年的7项,内容和顺序都有所调整。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二项: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。除了提出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(也就是消费)之外,还指出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,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。这表明,政策方向从供给侧、调结构转向总需求、逆周期之后,实现的工具是政府投资,具体的投向则包括制造业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、新型基础设施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。
(文章来源:轩言全球宏观)
(责任编辑:DF064)